中新网西宁9月25日电 题:青海“东大门”民和:玉米秸秆“变身”山区民众“致富草”
作者 李隽 石延寿
九月秋收季,地处青海东部门户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夏粮已颗粒归仓,秋收从玉米秸秆的青贮开始。
在颗粒机民和县大庄乡台集村的一处广场上,秸秆粉碎机、秸秆打包机一字摆开,整株玉米秸秆被送入粉碎机,伴随着轰鸣声,瞬间变成碎屑,从出料口喷涌而出,经打包机打捆裹塑后,被运到农户牛棚前整齐存放。
图为养殖户用青贮秸颗粒机秆喂牛。石延寿 摄
“打包机效率还是挺高,如果机械不出故障、秸秆供应到位,日均能打包300多个。”在现场忙碌的台集村党支部书记海彦忠说,台集村地处干旱山区,是一个脱贫村,这台打包机是精准扶贫期间县上扶持颗粒机的,是村民们秸秆青贮的好帮手。
地处青海东部、黄河上游湟水谷地的民和县,地势平缓、气候适宜,是青海的“瓜果之乡”“最早见到春天的地方”。民和是青海的农业大县,但全县耕地六成以上在干旱浅山地区,十年九旱、颗粒机广种薄收。
广告图为玉米青贮秸秆砍收现场。石延寿 摄
海彦忠介绍,自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以来,台集村大力发展全膜庄稼,全村1900亩耕地中,全颗粒机膜玉米种植面积占到70%以上,而通过青贮、黄贮方式,用好玉米秸秆资源,有效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
在海彦忠家的牛棚里,八九头体壮膘肥的牛正咀嚼着青贮秸秆碎屑。牛棚前的空地整齐摆放着数十个青贮包。
“这些颗粒机青贮包是今天上午刚打的,每个包有100来斤重,是为棚圈这八九头牛贮备的上好越冬草料。”海彦忠说,他家10亩耕地种的全膜玉米全部用来做青贮饲料喂牛,受上半年干旱影响,今年亩均玉米秸秆青贮产量有3吨左右。颗粒机
图为田间青贮秸秆粉碎现场。石延寿 摄
海彦忠说,依托玉米秸秆资源发展牛羊养殖是台集村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当前支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村基本都有牛羊养殖,牛羊存栏量达3000余头(只颗粒机)。
在民和县古鄯镇古鄯村,种植大户李春兰直接把秸秆粉碎机开进了玉米田间,粉碎后的秸秆碎屑再运送出售给就近的青贮大户。
青贮现场,一台粉碎机嗡嗡作响,几名务工村民忙碌不停,有的砍收秸秆,有的抱着砍倒的秸秆颗粒机送至粉碎机进料口,有的驾车转运秸秆碎屑,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我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种植了七八年的全膜玉米,全部用于青贮,风调雨顺的年份,除去土地流转费用、生产成本、人工费用,每亩地有400余元的纯收颗粒机入。”李春兰介绍,今年,她的玉米整株秸秆青贮工作才刚刚开始。
日前,除了养殖户自贮自用外,该县3家秸秆加工企业、25个秸秆加工点也开足马力忙青贮。
面对年产近百万吨的秸秆资源,民和县委县政府在2010年提颗粒机出了“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加速秸秆转化利用,并在多年的实践中成功走出“以农带牧、以牧促农、联动发展”的模式,让玉米秸秆成了山区农民的“致富草”,也成为养殖企业、合作社、大户的“抢手货”。颗粒机
今年,民和县全膜玉米推广面积持续稳定在30万亩,民和县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张学功介绍,今年依托“粮改饲”项目支持,该县计划完成玉米秸秆青贮13万吨。(完)
(中国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木屑颗粒机_燃烧生物颗粒机那里有_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器设备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